日前,林学前沿大讲堂(第四期)在我校举行。本期讲堂以“AI赋能林学学科变革与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林学研究范式、推动理论创新与技术应用突破等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生态建设与林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校长李召虎、副校长王强出席开幕式,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我校各相关职能部门与学院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李召虎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路径。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亟需加强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本期大讲堂聚焦AI与林学的交叉创新,是我校主动应对科技变革、探索学科发展新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北林师生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林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尹伟伦围绕“我国现代林业科学问题的思考”作主旨报告,从国家关于现代林草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与科技需求入手,介绍了若干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和相关科技研发创新。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张煜星教授级高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骆有庆教授、何梁何利奖获得者冯仲科教授、北京大学遥感所所长郭庆华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赵明教授、东北林业大学邵国凡教授等,围绕“全国林草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教学中AI赋能的应用探索与展望”“智慧林业:创新·赋能·检视”“地理空间智能在森林生态中的应用与展望”“神农大模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践”“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结果精准度vs模型有效性”等议题作主旨报告,分享了AI技术在林草资源管理、灾害防控、智慧林业、生态监测、农业应用和遥感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前沿成果与应用前景。
会上,正式成立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学科建设专家智库,并发出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林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倡议》。与会专家还围绕林学学科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地林伟业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分别就人工智能在林学理论、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创新突破进行了专题报告与交流。来自校内外的年轻学者和优秀博士生进行了学术汇报。

结合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本期林学前沿大讲堂还在上海举办了国际版。8位中外专家分别做特邀报告,并展开了“全球贸易环境下的生物安全”和“AI背景下林业生态研究新挑战”等主题的学术研讨。
据悉,本期林学前沿大讲堂由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我校社会服务和综合研究部共同指导,林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共同主办,《林业科学》《Forest Ecosystems》等多家学术期刊编辑部协办,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逾2万人次。自2022年启动以来,“林学前沿大讲堂”持续聚焦林业科技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已成为推动林学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