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我校广大干部师生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盛况,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畅谈感悟、展望未来、共谋发展。
校党委书记王洪元: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气鼓劲、令人振奋,为我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通过观看大会、阅兵式,深切感受到国力的增强、人民的团结、祖国的昌盛,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召虎:与青年学子一同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与现场同步肃立高唱国歌、热烈鼓掌致敬,师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得到充分激发,深受教育与鼓舞。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我们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引导广大师生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将其转化为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北京林业大学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引领全球生态文明进程贡献力量。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宋国勇:9月3日,我有幸在天安门广场亲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盛大阅兵式。庄严恢宏的仪式、威武整齐的方阵、先进精良的装备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和坚定信念,使我深刻认识到和平发展环境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了立足本职、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作为高校教师,我将把震撼与感动转化为教书育人的动力,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心怀家国、勇担使命。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与告慰,更是面向未来的庄严宣示,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科技处处长、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张守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军人英姿飒爽,装备气势恢宏,无不彰显着祖国的强盛和军队的威武。阅兵不仅是军事力量的检阅,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现场观礼,既有心灵的震撼,也有精神的洗礼。当年,我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以血肉之躯、铮铮铁骨战胜强敌,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团结奋斗、自立自强,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科技报国的信念。未来,我将坚守岗位职责,更加刻苦努力、更加奋发有为,以更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更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草业与草原学院院长、教授董世魁:现场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阅兵式展示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装备和强大实力,让人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国产新型武器装备的亮相,体现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进步;整齐划一的方队和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性和战斗力。阅兵式是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许多老兵的参与更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提醒人们勿忘历史、珍爱和平。阅兵式现场有很多外国领导人和国际政要参加,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自信和开放,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立场,传递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
园林学院党委书记李亚军:集中观看阅兵式时,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如今祖国的日益强盛和人民军队的强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既要胸怀“国之大者”,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投身新时代伟大实践;又要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面对风险挑战始终保持昂扬姿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谨记怀进鹏部长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对我们的殷殷嘱托,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士永:雄壮国威,三军列阵。观看九三阅兵,倍感震撼与自豪。这场盛典不仅展示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抗战先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始终指引我们前进。生物学院全体师生将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打造拔尖学生培养的北林范式;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林草种质资源、森林食品资源等领域的原创性攻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孟祥刚: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为国家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倍感振奋,更深切体会到今日之盛世来之不易。当前,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宁,全社会形成了昂扬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学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扎实推进“五育并举”,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一号工程”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院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担当作为的报国行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在志愿服务和现场观礼过程中,有两个场景让我泪目。一个是在80响礼炮声中仪仗队步履铿锵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国旗旗杆,整齐的脚步声仿佛从历史中走来,讲述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胜利的故事。另一个场景是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在各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一站就是数小时的身影,始终热情饱满的笑容和坚定完成任务的眼神,让我看到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希望。这对我来说是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课堂,今后也希望借助我的课堂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工学院力学实验室高级实验师张建忠: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迎来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23万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仿佛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迎接这一伟大时刻,共同见证着我们的祖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的过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能让历史的经验教训重演,阅兵活动正是中华民族捍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宣言。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洗刷了百年来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和平来之不易,必须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工信息党支部书记韩东:收看大会直播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纪念,更是一场穿越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洗礼。无数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自由,铸就了我们国家的脊梁。面向课堂与育人一线,我们要把这段历史讲深、讲透、讲活,把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和日常教育教学中,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高校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关键问题,做“真科研、硬科研”;以问题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勇于在“卡脖子”环节上发力;在人才培养上,强化工程素养、创新能力与实践品格的培育,鼓励跨学科交叉与团队协作,让学生既有“仰望星空”的战略视野,也有“脚踏实地”的解决方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转化为国家所需、人民所盼。
水土保持学院荒漠化防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赵媛媛: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肃穆的仪式与铿锵的誓言将我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作为荒漠化防治领域的一名教学科研人员,我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看到了两种“防线”的惊人契合——一种是民族存亡之际用血肉筑起的抗战防线,另一种则是今日我们以科技与坚守构筑的生态防线。这两种防线,同样关乎家园存续,同样需要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我将带着这份观礼后的感悟,继续投身于这场守护家园的“生态战役”,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绽放新的光芒。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武宏宇:今天,在南昌这座军旗升起的英雄城,我带领“藝军同行”实践团的同学们在南昌新四军军部陈列旧址陈列馆,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心中充满庄严与敬畏。当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虽身处南昌,但心与北京紧紧相连,共同铭记这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历史。在革命圣地观看纪念大会,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和时代回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强调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是我们此次红色教育实践的真实写照。作为教师,我深切认识到,唯有引导青年在历史发生地亲身感受,才能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化为信仰,激励他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林学院团委兼职副书记、林学第一学生党支部副书记李子萧:观看纪念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通过屏幕见证人民军队的雄姿,我心中澎湃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深刻共鸣。受阅部队中,既有传承着抗战英雄血脉的光荣队伍,也有展现我军现代化新型力量的精锐之师,加之众多新型装备的首次集中亮相,无不彰显着大国气象和强军风采,仿佛一部流动的史诗,诉说着我们从峥嵘岁月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在震撼于国防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更深感责任重大。先烈以生命铸就的和平基石,应由我辈以青春与奋斗共同守护。我们将赓续伟大抗战精神,把拳拳报国之志转化为求知问学、科技自强、服务人民的扎实行动,让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2022级博士研究生王旭洁:非常荣幸能够在阅兵仪式现场见证这一庄严而震撼的历史时刻。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当数万人齐声高唱国歌,磅礴声浪瞬间点燃心里的爱国情怀;当受阅部队走来,铿锵的步伐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当装备方队缓缓驶过,高精尖武器的展示出强国强军的跨越式发展。这一刻,我的内心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从曾经的屈辱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这场跨越历史的崇高致敬,让我们铭记先辈们以青春和热血捍卫山河、铸就历史丰碑的伟大牺牲,也更加理解了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作为北林学子,我愿将青春奋斗融入绿色发展的时代征程,以专业所学守护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锦绣河山,用实际行动践行“替河山装成锦绣”的北林誓言,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2024级研究生卢亚静:九三阅兵中,整齐的正步、受阅的部队与新型装备,既映照先辈的牺牲,也宣示新时代我国捍卫和平的能力与决心。观看完,我的自豪感与安全感油然而生。我看到了一支在党的旗帜下永葆本色、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更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迈向复兴的伟大民族。历史与未来在这一刻交汇:铭记先辈浴血换来的和平,更要以一流强军托举民族复兴。作为新时代的北林青年,我将以更严谨的态度、更扎实的本领,担当起维护和平与发展的责任,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奋斗答卷。吾辈当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以奋斗续写强国强军新篇。
经济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广场合唱团成员胡一聪:十四年艰苦卓绝,八十载沧桑巨变。胜利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荣耀时刻。今天我到现场参加纪念大会,和同学们共同唱响那些曾在至暗时刻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顽强抗争的激昂旋律,更是属于我们的荣耀时刻!荣光属于胜利日,属于今天亲历党和国家这一重大历史性时刻的我们;荣光属于全体中国青年,属于我们伟大的新时代!
外语学院22级本科生、广场合唱团成员章乐孜:9月3日,是我的21岁生日。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与五万人一起看红日照亮祖国东方,眼含热泪地唱响“强国复兴有我担当”,感受胸腔在大国重器驶过长安街时的共振。烈日下挥汗如雨却屹立如松,唱到嗓子嘶哑却仍音量不减,凌晨天微亮便奔赴排练场——在我们激昂的歌声响彻天安门上空时,我想说,一切都值得。作为一名北林青年,我们应当深切铭记历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用好所学知识,吾辈当自强!
理学院电子22-2班学生马嘉怡:今天我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阅兵仪式上,当看到观礼台上抗战老兵与受阅部队同框的一幕,我热泪盈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受阅将士们英姿飒爽、精神抖擞,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这是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的传承,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声都叩击心灵。新型战机、无人机、装甲车、导弹等一系列自主研发装备的展示,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作为一名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我深知信息化是国防现代化和强国建设的核心,从雷达侦测到智能控制,从电子对抗到无人系统,都离不开信号与通信技术的支撑。我将学习和弘扬先辈们的伟大抗战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努力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野保222班学生余泽皓:观看完直播,我依然心潮澎湃。中华民族十四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让我铭记在心。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更无惧任何风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我坚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北林学子,我将时刻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在生态保护一线贡献青春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科技创新等方面奋勇争先,在实际的学习工作中更好服务同学们,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