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_北京林业大学
北林焦点

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日前,由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办、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黄长群,校党委副书记孙信丽出席开幕式。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主持开幕式,国内心理健康领域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与医务人员等参加会议,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理论向实践转化,为行业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孙信丽在致辞中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推动心理学与生态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深度交叉融合,不断开拓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新路径。她希望“向阳花”行动的丰硕成果能够惠及更广大的青少年群体,为青少年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会议研讨环节,我校雷秀雅教授作了题为“人与自然的深度羁绊:探寻自然治愈抑郁的温柔力量”的主题报告。她表示,自然疗愈对情绪调节与自我重建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温和有效的辅助方式,尤其适用于高敏感人群,并分享了学校在植物投射测验、自然疗愈课程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特色探索,充分体现了我校在“生态+心理”交叉学科领域的创新实力。


会议期间,多位校外权威专家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部相关负责人系统阐述了“医教协同”服务体系模型;北京师范大学林丹华教授分享了“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差异化模式与评估体系;华中师范大学王伟军教授则介绍了结合AI大模型的自适应测评新方法……这些高水平交流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多元思路。


微信图片_20251104101808_1165_19.jpg


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陈祉妍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肖斌主任等从临床、教学与科研融合的角度,强调以本土化专业素养支撑协同机制,搭建医校互联通道,激发学生主体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指明方向。


作为承办单位,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全程深度参与会议筹备与执行,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组织能力与学科影响力。未来,人文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跨学科研究,推动会议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服务方案,为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培养国家未来人才贡献北林智慧与实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