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结束。我校园林学院黄河教授团队荣获新农科正高组一等奖第一名,人文学院于晓副教授团队获新文科副高组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国赛获奖和最高级别奖项的“双突破”。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全国最高级别的教师教学竞赛,是目前《教育部直属单位三评一竞赛保留项目清单》中唯一一项高校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现已成为广大高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提高育人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旨在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打造高校教学改革风向标,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将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自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学校精心部署,组建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及往届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实施“材料精修-现场模拟-实战强化”的三阶段、进阶式打磨方案,这一贯穿全程的多轮次、全方位的打磨和指导与参赛教师的卓越追求和不懈努力相融合,为最终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园林学院黄河教授团队的《花卉分子生物学》课程以新农科建设要求为创新目标,提出“三融筑基、三美铸魂”的教学理念,融合科、教、产资源,开展基于学科交叉、产业牵引的教学内容重塑,基于数智赋能、多元课堂的教学环境创设,基于创新引领、成果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发现花卉科学之“美”、探索研究逻辑之“美”、传播生态文明之“美”的创新能力。为农林类高校相关基础生物学类课程提供了可推广的教学创新范式。

人文学院于晓副教授团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扎根中国大地,以“全要素·全流程·全场域”理念引领课程改革,构建了“文化认知-方法创新-应用转化”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教学体系,培养懂专业、更懂中国的心理学拔尖创新人才。为农林院校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北林经验”。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重大突破是学校实施新时代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树人行动计划“卓越园丁”培育工程和“林分质量”提升工程取得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的生动体现。学校近年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强化教学竞赛组织、推动产教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体系等多项举措,有效激发了教师投身教学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了重视教学、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据悉,本届大赛共有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全国赛,评选出教师(团队)一等奖8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截至目前,我校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取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7项。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大赛示范引领作用,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教师展示提升的平台,厚植教师教学改革创新的沃土,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