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北京林业大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奋力开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关键之年。聚焦“生态文明,北林何为”的时代命题,北京林业大学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努力走好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兴业之路,统筹谋划,整合力量,系统推进,充分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绿色发展先锋队、农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引领者的奋斗姿态,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北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理论武装,凝聚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合力
我校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摆在突出位置,将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强校建设的动力源泉。
——校党委发挥头雁效应,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价值共识。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语精神,成立国家公园学院,一体化布局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人才师资、科学研究;发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国家级平台资源优势,开展重大绿色科技问题攻关,着力打造绿色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组织开展多项学习培训,组织师生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学习,提升能力本领;组织处级干部、科级干部赴浙江安吉、武汉大学等开展培训,围绕“生态文明,北林何为”研究提出事业发展新思路、新路径。
聚焦重大问题,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
我校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加强理论研究,力争产出更多高水平成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阐释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承建全国唯一“全国高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汇聚北京大学等16个高校的25位该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集团化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发布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网”,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端论坛”。构建哲社科重大专项研究、高端学术论坛等一体化联动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我校在学术资源、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高校研究矩阵。
——统筹全校智库资源,成立生态文明智库中心,全力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高地、林草行业原创性理论成果聚集基地、党和国家用得上信得过的智库集群。编撰我国首部《黄河生态文明绿皮书》和《国家公园绿皮书》,提交的政策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70余次,全方位支撑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率先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新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方向,在学生招收过程中注重学科背景多元,在课程设置中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在碰撞与融合中,全面、立体、深刻地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催生原创性的理论增长点,着力培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生力军。
——积极探索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的有效路径,我校近三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50余项,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突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红旗文稿》等发表理论文章260余篇,出版专著20部。
推动“三进”工作,培根铸魂提升育人实效
我校坚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着力培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成立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相关校领导担任副组长,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为成员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和‘三进’工作专班”;组织汇聚19个职能部门和17个学院每年发布“三进”工作要点,定期开展调度,强化任务落实;组织修订全校3000余门课程教学大纲,从教学的“底层逻辑”上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5·5工程”,做优做强“新时代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树人行动计划”和“1358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培育具备生态理念、立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
——牵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业讲义编写和试讲工作,组建跨校专家团队牵头编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教学讲义》,结合具体课程开发案例,进一步完善提供配套素材。承担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实践案例》,系统凝练十大专题20个案例,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大纲作为硬性要求,统一组织编写全校所有课程育人大纲。实施思政课程群建设行动计划,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为核心课程,以“生态文明概论”等为支撑课程,以“全球生态学”等十余门课程为辐射课程,形成多学科、多层级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为留学生开设《中国国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课程,强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国际传播。
加强宣传教育,厚植生态文明建设内生动力
我校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让绿色理念润物无声滋润学生成长。
——成立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十余年来深入大中小学、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主题宣讲,受众人数突破800万。高层次建设全国唯一的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牵头成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学习研究联盟、全国高校研究生生态文明宣讲联盟。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全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共收到全国16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投稿近500份,引领全国高校师生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创新生态文化表达形式,精心打造原创生态舞蹈诗《共生》,以诗意舞蹈诠释“山水林田湖草沙”,讲好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剧目获评北京市校园文化精品培育项目。深挖北林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原创话剧《梁希》,用老一辈林业人矢志让赤地变青山的美好愿景激励青年学生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与国家林草局合作推出《秘境之眼》《自然保护地的奇迹》等系列生态纪录片,聚焦自然保护地建设,展示生物多样性及管护成效。
——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环境,把勤俭节约、绿色低碳转型贯穿于校园生产、生活的全过程,作为教育部唯一入选高校获评“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联合海淀区人民政府成立海淀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室、海淀区鹫峰生态公园,打造以生态文明教育为特色的科学教育新样式。发起举办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牵头成立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发起“候鸟迁飞区全球大科学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学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校依托专业优势和学科特长,以传播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理念为使命,打造“红绿相映”的特色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矩阵,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实现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多重成效。
未来,北京林业大学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研究阐释方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