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焦点

我校思政课教师主讲《百家讲坛》系列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保军教授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主讲《梦溪一笔谈》系列节目,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重点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科技的视角解读身兼科学家、治世能吏、济世儒者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沈括的成就及其生活的时代。


图片1.png


《梦溪一笔谈》系列节目包括《稀世通才》《成长之路》《初入仕途》《堰水明历》《地学留影》《制图奇人》《讲武御寇》《<良方>传世》等共十集,从各个维度呈现沈括对人生、时代与世界的思考。综观沈括的一生,他的科技才能很好地支撑了他不同阶段的仕途职务,帮助他成为了一名“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的能吏。从不同视角看沈括,都可以得到不同维度的启发。


科技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北宋的科技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李约瑟称沈括“可能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解读沈括以及《梦溪笔谈》不仅可以彰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还能引导观众在动人心弦故事的背后,思考科技发展、社会变迁、文化流变、个体命运多者之间的关系,正视每个人在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该节目于6月13-22日在CCTV-10科教频道午间12点档播出,每天一集,共10集。观众可通过央视科教频道或央视网观看《梦溪一笔谈》系列节目。【百家讲坛】《梦溪一笔谈》系列节目CCTV官网回放链接:https://tv.cctv.com/lm/bjjt/index.shtml?spm=C28340.PMvpCBX0AtTu.Ei214Q3UicLX.1


主讲人简介:徐保军,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挂职博物馆副馆长,耶鲁大学、杜伦大学访问学者,学术兼职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学评论》执行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