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变化环境下森林与水”会议在我校举办。大会联合主席、副校长张志强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丽娟、北京市水务局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我校水土保持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大会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IUFRO副执行主任Andre Purret和IUFRO第八学部联合协调员Alexia Stokes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顶尖学者和权威专家,以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齐聚北林,围绕“变化环境下的森林和水”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全球水资源和林业生态治理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张志强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深厚积淀。他表示,我校坚持以生态文明立校,依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林学等优势学科,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前沿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生态挑战的关键,此次会议将成为全球学者分享新知、凝聚共识的宝贵平台,并将有力促进国际智慧转化为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劲科技力量。
崔丽娟表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必须加强森林与水协同作用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以科技创新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Andre Purret表示,森林与水是一个兼具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议题,要鼓励社区广泛参与、积极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研讨会设置6场主题报告,邀请全球森林水文领域权威专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夏军深入剖析了面对长江流域因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导致的水安全危机,并展示了团队为全球大河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刘世荣认为,我国大规模造林虽提升森林覆盖率贡献全球生态,但区域水资源影响存在地域差异,未来需平衡碳汇与水耗、评估气候韧性,推动森林管理从面积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协同保障水资源安全、碳中和及生物多样性。圣保罗大学Silvio Ferraz教授、澳大利亚堪培拉CSIRO刘宁研究员、瑞典农业科学大学Kevin Bishop教授和David Ellison教授分享了林水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此外,各国专家学者围绕森林恢复水文学、大尺度森林水文学:森林-气候-水的作用与反馈、森林扰动对水文过程及流域管理的影响、森林-水-社会系统的协同与权衡、森林-水关系的研究与管理工具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水文和森林经营的影响展开讨论,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新思路。
该系列会议始于2006年,此次会议是我校深化国际合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我校将依托会议平台,拓展与国内外机构的协同创新,重点在森林水文治理等领域贡献知识与解决方案,助力全球生态治理。未来,我校将持续强化相关科教工作,通过建设国际科研枢纽和培养跨领域领军人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提供坚实的科技与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