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举办第五届森林生物学国际论坛。副校长邹国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赵兵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嘉宾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主席、生物学院院长主持。

邹国辉对国内外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支持学校发展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3年来在服务国家生态建设、推动林业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系列成就,并指出,我校深度参与“三北”防护林、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逐步构建起覆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的学科体系。期待论坛成为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学科融合、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平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智慧。
赵兵在致辞中指出,“三北”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国务院新近修编的《“三北”工程总体规划》标志着工程建设进入系统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灌草植被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强植物抗逆机理研究与种质创新,推动构建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他呼吁科研人员胸怀“国之大者”,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学科交叉、激发青年活力、促进成果转化,为“三北”工程攻坚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论坛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Brent Euan Clothier,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美因茨大学教授Thomas Efferth,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Yousry EI-Kassaby等国际知名学者,以及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新疆林业科学院、兰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42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并作专题报告,展示了一系列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成果,在思想碰撞中凝聚了共识,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生物学发展新范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届论坛是我校庆祝建校73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设有开幕式、专家主旨报告、青年学生分论坛等环节。论坛由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育种与生态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林学院共同承办,全国灌木技术协作组、国家林草局黑龙江三江平原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东北森林资源加工利用国家创新联盟协办。论坛通过多个在线平台直播,线上吸引2.1万人次观看,线下参会者300余人,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