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贯彻落实学校“作风建设年”工作要求,生动展现北林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即日起,党委宣传部与各单位共同推出“深度采访|北林事业发展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通过深度采访,全面展示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鲜活事迹,进一步强化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为加速构建“一校两区一园”新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北林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今天让患者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明天麻醉师要提前到岗调试麻醉机,再让工程师来检查一下设备,我们一定要盯紧每一个细节!”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医院第一例无痛胃肠镜检查,作为院长和消化内镜医生,金安琴格外重视,仔细地跟同事交代着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不久前,校医院成立了消化内镜中心,引进了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第一台国际领先的胃肠镜设备,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开设无痛胃肠镜治疗项目,成为海淀区首家拥有这一资质的公立基层医疗机构。5月16日,在这套新设备的帮助下,我校第一例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顺利完成,金安琴称之为“北林喜事”。

我校第一例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
从“临时板房”变身“健康地标”
看着校医院“前世今生”两张对比图,王士庆打开了话匣子。他在校医院工作30多年,经历了两排砖瓦房和彩钢板房时期,搬进现在的独栋新楼,他感慨万千。“2019年医院搬入新楼那天,我特意拍了张医院老地方的照片,留个念想。”

校医院旧址(左)与新址(右)
2019年9月20日,北京林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校医院)正式启用,成为新的“健康地标”。“这座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是校党委‘健康北林’战略的关键落子,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学校‘以师生为中心’的初心,也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北林师生和周边居民对良好医疗环境的期盼和向往。”校医院党支部书记李世敬介绍道。
2022年底,金安琴从三级医院来到这所高校校医院担任院长,宽阔敞亮的工作环境超乎她的想象,“对于医院来说,空间和人才是能够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满足师生及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就医需求,校医院从三级医院引入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专家,邀请外院专家定期坐诊。还新设消化内科、麻醉科、精神科等多个新科室,特别设置中医理疗区拓展针灸、拔罐等中医技术,引进心脏超声、骨密度仪、眼底摄影机等仪器设备。


不断完善的环境与设施
胃肠镜检查医疗资源紧缺、预约周期长,导致部分患者不能及早发现病情并得到及时治疗,近几年确诊胃肠道癌的师生无一例为早期发现。“现在校医院成立了消化内镜中心,师生和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无痛胃肠镜检查这一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实现消化道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第一例无痛胃肠镜检查顺利进行之后,医务人员们都感到十分兴奋,更对未来帮助更多师生居民成功诊治消化道疾病充满信心。
“在校医院就能做无痛胃肠镜检查,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退休教职工曾宝铧对校医院的种种变化感到十分欣慰,“现在校医院开诊科目很多,一般的‘小毛病’在这就能治疗,解决了我们去大医院挂号难、就诊难的问题,这是非常方便的”。王士庆也打趣说道,“经常听就诊的老患者说,校医院现在越来越有‘医院’的样了!”
用专业和暖心铸造健康“护盾”
金安琴认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来看病的大多都是学校老师和学生,人员基本固定,最看重的就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能力。”在“服务为先”理念的指引下,校医院持续开展医患沟通培训,不断提升职工的服务意识,用实际行动诠释“以师生、居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


校医院与北医三院迅速联动救治学生
今年4月,我校一名学生因心悸等症状到校医院就诊,校医院医生根据病情为学生进行穿戴式长程动态心电图检查。北医三院智慧心电中心通过数据监测,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患有高危心脏问题,联合学校迅速将该名学生转诊至医院,并在24小时内为其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消除病患。这是我校首例通过智慧心电绿色通道成功救治的病例,“早发现、早干预才救下了孩子的生命”“学校把学子生命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校的点点滴滴让父母放心”“很庆幸孩子能在这么有爱的大家庭中学习和生活”“非常感谢学校的医务人员”,在看到这一暖心故事的报道后,学生家长们纷纷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留言“点赞”。
“感到放心”同样是本科生李钰涵对校医院最大的印象,“校医院的医疗设备看起来很齐全,医生和护士都很耐心,整体就诊体验非常不错”。如今,校医院赢得越来越多校内师生和周边居民的信任与支持,成为他们看病问诊的“首选”。数据显示,校医院日均接诊量突破800人次,月接诊量突破10000人次,2024年度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开具处方总量10万余张。


多项暖心便民措施
为了给师生居民提供更多便利,校医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设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台,增设了自助挂号收费机、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分诊叫号系统等电子信息化设备,还新增了驾驶人体检等项目。公费医疗就诊及报销一直备受关注,校医院积极推动公费医疗相关制度改革落地见效,将我校公费医疗住院就医专科医院由5家增加至13家,把报销频次由每月一次逐步增加至每天一次,还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上门报销服务。“这让老同志们少走了好多路,也节省了好多时间”,曾宝铧十分肯定这项暖心之举。“校医院还经常为老同志提供免费疫苗接种、身体健康检查、上门义诊等服务,大家都特别高兴。”
“我不反馈问题,我想夸夸校医院的杨奕医生,她好温柔好贴心,非常认真负责,狂赞!”在查看校医院诉求反馈平台时,李世敬发现了这条“不一样的诉求”,“以前平台每天都要收到六七条师生意见,现在可能一周甚至十几天才会收到一条建议或咨询,还经常收到师生们的点赞及表扬”。他表示,一些患者及患者家属还会来为医务人员赠送锦旗,这不断激发着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齐心协力共筑师生“健康梦”
作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健康教育工作是我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都深刻认识到,高校的医院不仅担负着治病救人的职责,更需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是校医院重要的职能之一。”
在2024级新生军训期间,我校首次开展大规模急救培训,3400余名新生在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专家的带领下参加急救实操演练。在急救培训讲座上,学生们认真学习急救知识,掌握了心肺复苏术(CPR)规范手法、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操作事项、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在义诊活动中,校医院医务人员为离退休教职工开展测量血压等基础健康检查,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服务。据统计,校医院在2024年完成了100余场健康宣教活动,覆盖师生超过11000人次。“急救知识非常重要,让我们更加尊重生命、重视健康,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李钰涵经常参加学校里各类健康宣教活动,认为这些活动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校医院开展的健康咨询、知识科普、急救培训等健康宣教活动,使我们的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不少师生居民都和曾宝铧有一样的感受,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推动者。


丰富的健康宣教活动
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校通过多渠道引进AED设备,布设到教学楼、操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近日又在离退休处、图书馆、植物科学中心、教室等区域再增加7台设备。这几年,校医院正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由3-4名医务人员组成,为约2000名师生服务。目前,家庭医生签约已经基本实现了全校覆盖,持续为签约师生提供疾病管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慢病管理等一体化的卫生健康服务。“其实不仅是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在学校各种大型活动、比赛、考试顺利举办的背后,都有我们医务人员的默默奉献。”王士庆总是谦虚地说自己不过是干了一些“平凡的事”,但正是在他与校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托举起了十余万北林师生和周边居民的“健康梦”。
“紧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成为高水平大学的高水平校医院,更好地服务师生和居民的需求。”谈起未来,金安琴和李世敬都充满期待,“努力让别人提起北林校医院时都能竖起大拇指!”王士庆的愿望则十分朴素,“希望通过我们开展的健康宣教活动,来校医院就诊的患者能够越来越少!”